神介并发症08颅内动脉瘤弹簧圈异位

时间:2016-11-28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 点击:

前交通动脉瘤:3D旋转,显示瘤颈与前交通关系

拟支架辅助栓塞:双微管调整过程

栓塞微导管脱出,进入M2分支(术中误认为调整进入动脉瘤),进行异位栓塞

弹簧圈漂移,发现微导管位置判断错误!!!

更换术者:先栓塞动脉塞,再捕捞异位弹簧圈。

半回收支架,微导管进入同侧A2,回撤进入动脉瘤

顺利栓塞

捕捞异位弹簧圈(取出3枚,最后1枚取出困难,留置M2上干)

思者常新点评

独具匠心=医生智慧

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医生的智慧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危,可见是多么的重要。

1、术者将栓塞微导管、微导丝顺利引入A2,回撤超选动脉瘤时,动作粗暴,微导管、微导丝脱出,退至ICA末端。由于血管部分重叠,未加认真核对,栓塞微导管进入M2分叉部。

2、误将M2上干异位栓塞:置入第2枚弹簧圈时,发现弹簧圈漂移,误判动脉瘤填塞破裂,迅速填入第3、第4枚。弹簧圈漂移加重,正位观察,发现异位栓塞。

3、救火队员,医者慎独!

4、异物捕捞,适可而止。

动脉瘤栓塞,弹簧圈逃逸

在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的过程中,解脱后的弹簧圈移位或逃逸是比较棘手的并发症之一。所谓弹簧圈移位或逃逸,是指原本解脱在瘤腔内的弹簧圈受血流冲击或后续弹簧圈的推挤,移位或逃逸到正常动脉里,如果堵塞了该动脉的血流,就会造成该动脉供血区的脑梗塞。

“腔大口小”的动脉瘤,我们称之为窄颈动脉瘤,弹簧圈不容易从瘤腔内跑出来,我们单纯用微导管栓塞瘤腔就可以了;但对于“腔小口大”的动脉瘤,我们称之为宽颈动脉瘤,则必须要应用辅助工具以保证弹簧圈老老实实待在瘤腔内。这些辅助工具包括球囊和支架。

当然,即使有球囊和支架的辅助,偶尔仍然会发生弹簧圈的逃逸,多见于最后填塞瘤颈的小型弹簧圈在撤除球囊保护后被血流冲走,或从支架的网眼里漏出来成为“漏网之鱼”。如果弹簧圈远遁入载瘤动脉远端的不重要的分支,则可以听之任之随它去。如果弹簧圈堵住了重要分支,也不需要紧张,我们还有特制的捕捞器能够把它捞出来。

兵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丰富多彩的介入材料如同十八般武器,保证了我们的血管内操作游刃有余、克敌制胜。

并发症及“失败病案”是临床医生成长的最佳教案,诚请各位老师,如果您能分享“并发症及失败病案”至邮箱hebicu

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
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pshmo.com/zdgc/196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